发布日期:2023-03-24 00:00:00
3月23日,省减灾办、省应急厅组织省自然资源厅、住建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等部门和单位,召开全省第二季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会商会,分析研判第二季度自然灾害风险趋势,研究部署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分析预测,今年第二季度,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降水量较常年偏少0~2成。受气温偏高和降水总体偏少影响,加之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春季进山入林旅游人员及生产和农事用火增多等因素,全省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强对流天气进入高发易发时段,须关注极端天气及次生灾害带来的威胁;6月中下旬,可能进入梅雨强降水时段,易引发暴雨洪水,低洼易涝地区可能发生洪涝灾害。沿海地区预计出现灾害性风暴潮过程1~2次,海域出现3~8次2.5米以上的大浪过程,大浪天数为8~12天,可能对海上渔船及运输船舶、海上作业平台等设施安全产生影响。
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各灾种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和防范应对,确保自然灾害防治形势总体平稳。要加强监测预警,开展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的极端天气过程监测,重点提高短临预报到中期预报精准度。要加强会商研判,做好定期会商和趋势分析,及时开展突发灾害和重要天气过程等应急加密会商。要强化高效联动,健全信息报送与共享机制,着力提升“统筹协调、协同联动”水平,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特别要针对二季度频发多发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等灾害教训,提前开展部署,预置抢险力量和救援物资,一旦出险,果断有效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