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补短板 除盲区”强化危化品综合监管

发布日期:2020-09-21 00:00:00


近年来,苏州市应急管理部门在抓紧纵向危化品企业专项整治的同时,不放松横向协调危化品全链条、全周期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交通等多部门联动,上下齐力,进一步织密织牢危化品安全监管网络。三年多来,全市危化品企业压减153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压减51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压减24家,重点监管危化品企业压减21家。

强化废弃环节联合监管。苏州市应急管理部门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制定联动工作方案,围绕企业主体责任、固废危废监管、污防设施风险评估等,形成联合监管机制。今年已累计开展工作会商24次,联合执法54次,检查企业201家,发现问题100个。双方共同推动落实风险管控要求,督促企业对脱硫脱硝、煤改气等六类环境治理设施开展风险辨识,完善相应风险管控措施。

管控危化品运输环节风险。苏州市应急管理部门会同交通部门下发《关于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部门可借助电子运单、车辆定位和轨迹分析,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施全过程监管。今年已抽查电子运单47967单,抽查危化品运输企业10780家次。港口部门建立港口危化品常压储罐强制检测机制,在前期淘汰61个储罐的基础上,又淘汰48个储罐,沿江危化品储罐减少至694个。沿江危险货物码头和储存企业由32家压减为28家,危化品作业品种由200余种压减到100余种,港口重大危险源企业由18家降至13家,关停并转内河危化品码头43家。

加强危化品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为深刻汲取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教训,苏州市相关部门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专项检查。全市危化品企业涉及特种设备20335台,工业管道1950公里;相关部门组织对全市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单位开展检查,推进落实自有瓶充装制度;加强危化品及其包装容器质量检查,共检查企业41家,发现问题企业14家。